爱在深秋——中老年婚恋心理调适

发布时间 2009-11-03

    一、 调动自己求爱的积极性:——爱的好处:
1、
任何人都有爱情欲望,追求自他一体感。因为人最初的形态是母子一体。安全安定。

2、
老年期是丧失期,将失掉金钱、健康、配偶、老朋友等。正因为如此,也是容易 丧失生存信心的时期。不少老年人会产生孤独、寂寞、老不中用、悲观厌世的心 理。老年人要生活得充实,其最根本的条件是:①经济上的保障;②身心健康; ③要有从心里相互谅解与交谈的伴侣;④有有益于别人的工作和作用;⑤能得到 适当的性满足等。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老年期的恋爱与结婚在多数情况下,能 满足这些条件。 所谓性,并不单纯是指性欲的满足。从广义上讲,老年人的性就是满足男女双方 相互认为还有必要的一种情感,使双方相互鼓励,分享欢乐,进而使双方在精神 上有所寄托,得到满足,既打消了老年人心理上的孤独感,同时又增添了自信心  日本进行老年婚姻咨询的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发现,老年人找到接触的对象或结 婚时,会异口同声地说:返老还童了皮肤光洁了不再受病魔折磨 生活得更有活力了等等。在和异性进行接触、结婚以前,曾希望早日 了此残生的日本孤身老年人,男女都为36%,而恋爱、结婚之后,这一比率几 乎下降到了零,全部消失了。总而言之,老年人的恋爱、结婚是打消孤独感、提 高生存意义的特效药 只要分析一下各种具体调查材料,便可知道老年人恋爱及结婚的效用了。苏联对 长寿村的调查和日本对百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都表明,越是长寿的人,到晚年其 配偶大多还健在。相反,在未再婚的丧偶者中,短命的或体弱多病的人很多。各 种老年精神障碍实际情况调查的结果证明,离婚者或配偶死亡的人患病率高,其 自杀率也比家庭圆满、夫妇健在和已婚者高得多。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中发 现百岁以上的老寿星有3700余人,其中寿星鸳鸯500多对,所占比例也较 高。由此可以看出,孤身老年人恋爱、结婚的效用是相当大的。

3
、国外有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的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是:人越老越需要老伴。这和我国俗话说的少年夫妻老来伴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含义是一致的。现实中,我国老年夫妻感情好的占大多数,感情不好的只是少数。夫妻感情显然是影响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根据对长寿老人生活情况的调查分析,家庭和睦和夫妻恩爱是老人长寿的重要因素。美国有人曾对老年夫妻作过调查,了解他们对夫妻关系感到最欣慰满意和最烦恼的是什么,大多数老年人的回答是:在欣慰满意方面——伴侣感,相互表达真实感情,经济上安全感,互敬互爱;在烦恼方面——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学,缺乏共同兴趣,爱情不满意,吵架。


   二、扫除心理上的障碍——恋爱的难处

1
、恋爱与婚姻的差别:

自觉性、责任性、现实性、社会性。恋爱想什么时候见面就见面,结婚是不想见面也得见面。恋爱必须像孩子一样单纯,摆经理或者教授的架子便不能恋爱。恋爱是封闭的人际关系,结婚是开放的人际关系。恋爱游离于社会,结婚步入社会。黄昏恋中,恋爱与婚姻常常变成一回事情,所以会出问题。

2、
他人设的障碍:子女

3、
自设的障碍:

据北京市43家老年婚介所综合统计:黄昏恋的成婚比率仅仅为9.3上海市婚姻介绍行业的一份调查也显示:每20个参加征婚的老年人中,只有平均不到2人能够找到如意的对象。杭州市夕阳人生服务中心常年专为单身老人提供免费鹊桥会,但去年一年只有18位单身老人在此找到了理想的伴侣
……
特设要求(代际婚姻)、经济、习惯、

六七十岁的老人征婚为何偏偏要找30岁左右的处女
?
老年人在征婚时为何把对方的生辰八字看得那么重要
?
        
北京市一位丧偶的退休高工,经济条件非常优越,两个儿子均已成年。征婚时,他把自己看成是大款,竟要求对方没有工作或婚后愿意放弃工作、30岁左右、愿为他再生一个孩子!工作人员提醒其已有两个儿子,国家政策不允许再生。这位高工缄默良久后终于吐露:生不生孩子无所谓,主要是想凭借自己的经济条件找个未婚姑娘
……
     
上海良辰婚姻服务中心老年部主任张振海先生介绍说:年龄只是其中一个问题,更多的老年人对对方的生肖属相、生辰八字非常在意,最怕命里相克,要求极其苛刻。有的老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一问生辰八字就宁可忍痛割爱了。

    
老年心理学家指出,一些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很现代,观念上也有了更多的时代特色,他们勇于站出来征婚是一种进步,但是许多旧有的、不健康的思想观念还在影响他们。比如:一些老年人还持有封建的贞操观,他们不顾自己的年龄状态而非要找处女;另一些老年人经历坎坷,封建迷信意识较重,信命不信缘
”……
       
他们征婚为何看重经济条件?  

一万块钱存款竟然还不够找对象的资格
?
经济压力迫使老年人开出苛刻的成婚条件
……
     
当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征婚时都认钱不认人,但是老年人或多或少的物质财富是自己一生心血的积累,这和两手空空共同建设家庭经济的青年人不同;在双方并未建立起深厚感情的前提下,参加征婚的老年人普遍有一种心理——凭什么我辛辛苦苦攒下的钱要花在对方身上?因此,那些负有家庭债务的老年人一般很难找到合适的老伴。

     
社会学家指出:目前,老年人找伴侣比较注重对方的经济条件,他们的要求真实地反映了老人的一个基本心态:未来的伴侣不能再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负担。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绝大多数老年人因为健康或年龄的原因没有能力重新振兴家庭经济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人口研究室主任徐勤指出:许多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使经济因素在老年人求偶再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老年人婚姻也面临经济因素的困扰。

    
就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说,老人的财产多由自己的儿女继承,奋斗一生的全部积蓄都传给自己的孩子似乎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当老年人面临组建新的家庭时,处理自己的财产往往相当棘手,所以总是把经济上的希望寄托在择偶的对方身上。由此造成不同老年人的择偶条件差距巨大,双方很难达成相互的认可,这也是老年人择偶成功率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要我为了你改变一生的习惯?  

对烟酒的不同接受程度、睡眠和起床习惯的不同等小事都可能让两位老人分道扬镳。
让两个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老年人去适应对方的确存在着一定困难。

    
今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菊儿胡同的马老爷子也在征婚过程中碰壁——在多次良好的接触之后,女方决定到老爷子家里来坐坐。马老爷子家住的是平房,面积不大,因为厕所在院外、要走100多米,所以常年在床下放着一只尿盆。女方一看见老爷子的尿盆,马上意识到了自己今后的生活场景,住惯了楼房的她对此无法接受,双方告吹
……
    
上海市黄浦区的展老伯也经历过一次失败的见面。女方对他什么都满意,要求登门拜访,展老伯也欣然接受。没想到阿婆来过之后便委婉地问他在别处还有没有房子,原来,展老伯的房子在浦江北岸的老城区,潮湿又朝北,阿婆身体不太好,有几十年的风湿病,没有阳光的日子她实在过不了。

     
因为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导致老人分道扬镳的例子还有不少。大到住房,小到吃饭,什么样的情况都有。有一对老年朋友本来相处得挺好,但在女方家里吃的一顿饭却使两人没能继续走下去。女方喜欢每一样菜里都放很多黄酒,不放就吃不下去饭,而男方则一滴黄酒也不沾,沾了也吃不下去
……
     
老年心理学家指出,老年人生活习惯的差异常常体现在吃喝拉撒这些细节上,比如对电视节目的不同收看要求、对服装的不同喜好、对烟酒的不同接受程度、对睡眠的起床习惯的不同等等。让两个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老年人去适应对方的需求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专家也指出,老年人再婚后的性生活是有益健康的,但在对待性生活的态度上,不同的老年人往往存在巨大的观念差异。有些老年人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都有第三代人了,再婚要还干那种事儿实在不好意思。有这样想法的女性老年人也会觉得对方提出那种要求是太过分了。

      
社会学家还指出,老年人的习惯很难再改,不希望再婚给自己带来生活上的不适是一种普遍现象。这表明现在的老年人十分重视再婚的生活质量。调查显示,除了物质生活外,老年人征婚同时也看重对方的学历和文化修养、生活情趣、业余爱好等。

老年人征婚为何男性多女性少? 

老年男性:没有女性,让我们到哪里去谈黄昏恋
?
老年女性:我怕再结婚之时就是当保姆之日
……
     
去年下半年,石家庄市有关部门课题组对800位老人的基本需求作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单身老年男性对再婚的需求占77.8%,而单身老年女性只有22.2%。其他城市也存在这样的现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
    
除了男女的观念差异,老年妇女心理还有其它的顾虑
……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的冯老太太今年60岁,老伴儿是4年前去世的,两个子女都不在身边,她独自住在一套三居室的大房子里。帮她介绍对象的人很多,其中也不乏条件合适的,但严老太太就是没答应。她说:老头儿们与其说是找老伴儿,还不如说是找免费保姆,他们对于老伴儿更多是生活上的需求,我已经一把年纪了,找个老伴儿不但精神生活上不能满足,还要伺候别人,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
    
北京市海淀区妇联的张女士也认为上述问题是客观存在,她说,老年男性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来说差一些,他们生活中的烦恼,主要是子女不在身边,生活上有困难,也比较孤独。另外,老年妇女不愿再婚是怕子女们因此疏远自己。女人对孩子往往比男人更在乎,找到了老伴儿而疏远了孩子,这对老年妇女来说可能得不偿失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伟文认为,从心理上来讲,男性比女性更封闭,他们一般更不容易找到倾诉对象,而老伴最容易成为老年男性的倾诉对象,这也正是老先生们更愿意找老伴儿的原因。看到这些可以打消老太太们的顾虑:老先生们还是很看重感情生活的。至于怕当保姆问题,夫妻之间本来就应该互相照顾,当双方有了深厚的感情,谁照顾谁都是甜蜜的。
 

    
三:恋爱的技术

1  
黄昏恋曲中要约法7

    1
:婚前财务约定:如住房权,大件家具,存款,有价证券等等,达成协议,为各自所有。

    2
:生活方式约定:如生活费支付办法,是一方全拿还是双方各半;同居一室还是有分有合的假日制,或自由来往的两边都住的生活方式等等。

    3
:婚后财务约定:共同财产是双方出资还是一方出资,日后归谁所有等。

    4
:与前房子女相处办法约定:是一起共同生活,还是各自尽抚养义务;百年后继承权的确认等。

    5
:双方或一方因年岁过大生活不能自理后的约定:是双方均由各自子女养老,还是共居老年公寓养老。

    6
:后事约定:是双方各自子女养老送终,还是双方平均每人留笔养老费作防老安葬费用。

    7
:其它约定:凡能想到可能发生的纠纷达成协议后去公证,然后领证结婚,即使日后发生矛盾诉至法院也好判决执行。

2
老年人应该怎样征婚?  ——老年婚恋成功案例剖析


老年人应适当放低自己的要求,灵活处理自己的经济和家庭事务。

专家指出:调整好征婚心态,多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成功的保证。

      “
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轻人追求爱情,老年人也一样。在许多老年人面临征婚困惑的同时,也有许多老年人找到了自己余生的另一半,得到了自己追求的幸福。

    
上海市静安区的顾大伯今年58岁,早就想再找一个老伴,然而在几家婚姻介绍所里花了几百元钱之后,依然是形单影只,原因就是顾大伯一直坚持想找一个年龄稍微小一点、将来能照顾自己的对象。后来,他听了儿女的劝告后对年龄的要求不再苛刻,很快就认识了61岁的许大妈。许大妈很能理解人,惟一的缺点是左手不太方便。然而,自从双方以诚相见、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顾大伯原来的担心全没了,还常常主动承包家里的大小事务,用他的话说,夫妻之间本来就应该互相照顾,有了感情,谁照顾谁都是乐
!”
    
北京市西城区的张大爷去年底结婚了,还与老伴甜甜蜜蜜地拍了一套婚纱照!与众不同的是,他们夫妻二人婚前在西城区公证处办理了婚前财产公证,这既是双方儿女的意愿,也是他们老两口自己的意愿。看似无情的公证书并没有给他们的共同生活带来任何阴影,今年6月,老伴的二女儿结婚,张大爷还主动拿出自己的积蓄,以老两口的共同名义给这对新人添了一套音响。老人说,只要感情好,谁出钱不算什么。

        
专家还为老年人总结了有助征婚成功的三忌:一是忌常提旧伴。许多丧偶老人都会想念以前的老伴,与新人相处后容易将新伴与旧伴相比,特别是以旧之长比新之短,甚至在新人面前常夸旧伴,导致对方心理不平衡,引起摩擦。二是忌常带阴影。有了新的黄昏恋后莫将原来的家庭阴影带入新的环境。如果把过去的阴影带进新的环境,事事提防别人,双方的感情势必会出现隔膜。三是忌钱物太精。不要让经济问题侵蚀双方感情。经济问题是再婚后双方最为关注的问题,如果双方都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私藏小金库或为金钱物件而斤斤计较,这也会给双方生活带来阴影,裂痕将逐渐扩大。


四:爱的艺术

1
返朴归真,以出世的心情谈一场入世的恋爱。

2
孔子:君子有三戒: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

3
择偶标准:

好丈夫:情绪稳定(不多心、不粗暴、不铺排)自信(不唠叨)有情有欲

好妻子:不神经质(言语行动不分场合、强迫——女性韧性和耐性优于男性,所以女方如此,婚姻很容易出问题)
 
 
不敌对(不总是跟男性较劲)不过分专情(只爱一个人,包括自己)
 
 
容貌(美人的缺点:自我中心、骄傲、美人税)


    不看你将失去什么,看你将得到什么。看将要得到的东西是不是你目前最重要的,如果是,

就去勇敢追求,这样的人生,才不会患得患失、才会豁达快乐!
 
 
 
蒙阴馨雨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电话   13053925034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地址:原星海艺术学校(县劳动局东聚园大酒店后50米)   首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茂贵     咨询电话13953910939 13053925034    16068868        工作QQ:625043819            E-Mail:myxinyuxinli@163.com    版权所有:蒙阴馨雨心理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蓬豪网络

URL:      www.myxinyuxinli.com  
认证级别: 绿色
认证日期: 20090515

网站管理